同样的起点,二线本科反超重点大学硕士,差距在哪里? |
发布时间:2021-10-25 20:58:18 | 浏览次数: |
上次写过一篇文章《非名校学历的晋阶之路:如何通过5次跳槽,实现月薪5万?》,总结了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3个法则:1)、战略法则:发挥优势,扬长避短;2)、战术法则:目标聚焦,复利成长;3)、时机法则: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今天我们再来通过两个案例的对比,来理解这3个法则的重要影响力。 案例一:A客户,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毕业。当年选择这个专业,是被调剂的。他的第一志愿是金融,可惜金融专业是当年的热门专业,录取分数非常高,于是他被调剂到了国际贸易专业。当时他想放弃录取,走复读路线,但家里人不同意,于是他只能被迫选择了这个专业。大学四年,因为并不喜欢这个专业,也不打算毕业后从事与国贸相关的工作,于是读书也就没有那么用功,花了比较多的精力放在了游戏上面。大三的时候意识到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很有负罪感,于是决定努力考研,期望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方向。因为本科第一志愿是金融,金融业各种高薪的消息也一直刺激着他,于是他决定考取金融学的研究生。第一年没有考上,于是他努力二战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一年的努力准备,他终于得偿所愿,考上了某重点大学的金融学研究生,通过三年努力,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。他本以为凭借这个硕士学历,就可以进入人人羡慕的高薪金融业,但找工作的时候,却狠狠地打了脸:由于这个专业太过热门,导致毕业生数量激增,求职也很困难,他也在怀疑到底是否要坚持在金融业找一份工作。而且,他也听别人说这个行业很看重背景和人脉,而自己家在一个不知名的五线小城,没有资源,即使顺利进入银行,也很难有发展。面临着种种疑虑,他开始反思,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求职方向。于是,他找到我们第一职场网,打算认真咨询一下未来的方向选择问题。于是,按照既定的流程,做评估,签合同。但是,签了合同之后,他却不打算继续咨询了,因为家里人已经托关系给他找了一份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工作,机会很难得。我们劝他慎重考虑这个选择,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职位机会。我们只得做罢。 奈何造化弄人。五年之后,这个客户再次找到我们,想要重新咨询职业规划,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。我们了解的他的情况,原来,他这五年来一直在从事柜台岗位,一开始还没什么,但最近两年银行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,连柜台都要承担业绩考核指标,最近半年,他每个月的指标都不合格,领导对他意见很大,这是其一。其二,这五年来,柜台的操作都属于低含金量的重复劳动,他觉得这样的工作,一个专科生都能做,自己是重点大学硕士,这五年来毫无成长,也没有一技之长,这让他感到内心焦虑。其三,他也曾经向领导提过岗位调动的事,但每次领导都说会考虑考虑,但一直没有下文。在此期间,有些比他晚来公司的员工,都早已经得到提拔或调动,而他的职位却一直没有变化,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恐慌。但此时,他已经31岁了,已经结婚生子,上有老下有小,生存压力较大,这种压力让他不敢动。更要命的是,他没有一技之长,没有可迁移的能力,没有竞争筹码,这种现实的尴尬又让他不能动。他已经错过了职业生涯方向选择的最佳时机,重新规划的难度太大,于是我们婉拒了他的咨询请求。 A客户的职业生涯陷入困境,首先是因为战略法则,方向没选对,导致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,很快遇到困境。而正因为战略选择失误,从而导致复利战术失效。他在硕士毕业求职时也曾经有过改变职业方向的机会,但他放弃了这个机会,再重新规划时,最佳时机已经错过,从而导致职业生涯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。 案例二:B客户,二本院校,金融学专业毕业。和A客户一样,当初都是冲着金融行业的高薪就业而选择了这个专业。毕业之后,她没有选择读研,而是直接进入银行工作,同样也是柜台岗位。虽然薪水不错,但她只干了一年零三个月,就决定不再继续干下去了。她发现自己干一年和干十年,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,专业技能并没有提升,只是在重复劳动而已。看着身边那些四五十岁还在做柜台的那些老员工,她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。而且,银行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,也让她无法安心工作。考虑到以后的长远发展,于是她找到我们第一职场网,准备转行。由于毕业时间并不长,时机选择得当,用人单位的包容度也较高,再加上精准的方向定位以及充分的转行准备,4个月后她顺利找到了预期中的工作(时机法则: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)。虽然起步薪水没有银行柜台岗位的高,但考虑到以后的长远发展,她还是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。由于职业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她的优势(战略法则:发挥优势,扬长避短),所以她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很快得到上司的认可,半年之后加薪一次,这时的薪水已经基本赶上在银行时候的水平了。一年之后,她被顺利提拔为主管,薪水再提一档,已经赶超在银行的水平了。更重要的是,她能够清晰地看清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哪里,也知道应该如何才能抵达,从战术上如何实现。清晰的职业方向和清晰的实施路径,让她不再迷茫焦虑,而是更加充满信心地向前走。 2020 年,中国共有 870 多万大学毕业生,其中经济学大类专业的学生就有 101 万。网上传言“生化环材”为四大大坑专业。其实,与金融相比,这些恐怕是小巫见大巫了。 如果你对目前的职业不满意,请记住下面的三个法则:1)、战略法则:发挥优势,扬长避短;2)、战术法则:目标聚焦,复利成长;3)、时机法则: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简单来说就是:在正确的时间(时机法则),做正确的事(战略法则),然后静等时间的沉淀(复利法则)来实现职业发展的稳步上升。 当你的职业方向行不通时,每个人都有转换的机会。但遗憾的是,有人果断出击,抓住了这些机会,而有人却一拖再拖,眼睁睁错过了这些机会。有些人苦苦折腾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也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,而通过我们的专业咨询,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能解决核心问题。这其中所节省的时间成本,非金钱所能衡量。 文|杨毅,第一职场网“教练式”职业规划首席顾问。原创文章,非经允许,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、转载和传播,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! |
上一篇:非名校学历的晋阶之路:如何通过5次跳槽,实现月薪5万? 下一篇:留学6年花费200万,只能找月薪3千的工作,只因输在这一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