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势理论与职业规划案例02:一名行政文员的困惑与迷惑 |
发布时间:2025-06-20 09:14:09 | 浏览次数: |
N同学毕业于一所双一流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,因为不喜欢自身的专业,所以毕业后就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,她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,先后尝试了3份工作:第一份工作是健身教练。因在大学读书时接触到了健身,感觉比较喜欢,所以在校期间就考取了私教证书,大学毕业后便回老家找了一家健身馆,担任健身教练一职。但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,健身行业整体的管理体系并不完善,名义上是教练,但实际上更大部分承担是却是销售的职责,于是这份工作仅仅只做了4个月便放弃了。因为家乡是小城市,工作机会少,于是她便来到北京,谋求第二份工作,在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担任市场助理一职,主要岗位职责就是协助市场经理进行项目拓展,做一些辅助性的日常工作。因为公司规模较小,且内部管理混乱,看不到前途,工作半年之后再次离职。第三份工作是到一家物业公司担任行政文员一职,公司规模较大,属于央企集团下面的子公司,主要岗位职责是负责日常工作事务的处理,包括撰写会议纪要、经理例会报告、项目月度总结及计划、年度工作内容及计划。此外,还负责员工的考勤、绩效考核、财务报销等事务。这些工作虽然不难,上手也快,但80%属于操作性的事务,日复一日的重复,让她感觉到提不起兴趣,没有任何工作的激情和欲望,完全缺乏动力,让她有一种深深的被埋没感。尤其是那些事务性的工作,让她产生了极度的厌倦和排斥。 通过分析N同学的性格,我们发现她的D型(支配型)特质非常突出,这种性格往往有比较强的成功欲,渴望有所作为,干出一番事业,而不是碌碌无为。所以之前的工作,都不符合她内心的设想,提不起她的兴趣,这与她高D型的性格不无关系。同时,她的盖洛普优势主题分别为:理念、思维、学习、战略、统筹,这反应出她一方面具备良好的创造性和全局思维,另一方面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。而她之前所从事的工作,皆没有为她的优势的发挥提供充分的空间,以致让她有一种被埋没的无力感,根源就在于优势被压制,没有用武之地。同时,优势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来源,假如优势得不到发挥,工作中自然就无法获得驱动力,从而产生厌倦情绪。正如她自己所说,“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,知道自己每天、每周、每月等的工作目标,有动力去完成工作,就算困难心里也是满足的。” 明确了N同学的性格和优势,我们重新制定了适合她的职业方向和发展路径,以确保让她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。3个半月之后,N同学重新找到了符合预期规划的新岗位,她说,“这份工作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,工作中也有干劲了,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工作状态!” |
上一篇:优势理论与职业规划案例01:一名产品开发从业者的痛苦从业经历 下一篇: |